世界杯夺冠国家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凝聚人心的邕剧 当之无愧的南宁符号

宁靖说,刚接触邕剧时,是被它的表演形式所吸引,但是没想到邕剧的学艺之路却是如此难走,除了一天十多个小时的“唱念做打”练习,就连最基本的语言都要重新学习,原来宁靖从小生活在钦州灵山,当时家里讲的都是白话,接触邕剧之后,他才第一次知道邕州官话。

邕剧传承人 宁靖

它都是老师说一句,你就跟着说一句,因为邕州官话现在基本是灭亡,因为会说邕州官话的人都七十岁以上了,就算是我们团里面,从小接触邕州官话的,(只)剩下三四个人了。

经过多年的学习,宁靖终于登上舞台成为了一名“武生”。虽然现在邕剧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但是邕剧在过去还经历过一段濒临消亡的时期。拒不完全统计,邕剧的剧目原来很丰富,约有五六百个大小戏,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虽然当时老百姓生活艰苦,但是却是邕剧的繁荣时期。

邕剧传承人 冯杏元

它凝聚人民内心,突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三年困难时期但是人心很齐,齐在哪里,民族的文化不能丢,它是我们传忠孝、尊老爱幼,爱我们的国家,那种息息相关推动着发展。

但是受到“文革”的冲击后,邕剧日渐衰微,直到九十年代,邕剧才得到抢救性保护。经过多年的抢救挖掘,邕剧传承人冯杏元老先生和他的学员们共重新编排了多部邕剧大戏和折子戏,其中就有大家广为熟知的《龙象塔奇缘》、《三进士》、《打扣珠》等多个剧目,当邕剧第一次去香港演出时,获得了全场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邕剧传承人 冯杏元

那个中文大学戏剧博士教授,他讲粤剧的精华在广西,不在广东,而(且)集中在南宁,为什么集中在南宁,因为有邕剧这个传统文化,它有南派的技艺,和我们粤剧结合起来,一打到香港全场轰动

冯老先生告诉记者,邕剧不仅是南宁当之无愧的文字符号,是一个凝聚人心的传统地方剧种,更是我们老百姓精神文化的传承。邕剧以其精美圆熟的艺术技巧,优美典雅的独特风格,隽拔机智的戏剧语言而独具特色,2008年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邕剧开始走出南宁,走向世界,成为南宁一张新的国际名片。

编辑:穆解结

来源:南宁电视台

编辑:穆解结

来源:南宁电视台

xinwenyeban

NNTV新闻夜班

每晚19点35分,《新闻夜班》带您看好看的南宁本地新闻。新闻热线:269377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88 中国举办世界杯_世界杯足球场地尺寸 - lch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