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麸曲的制作微生物:
制造麸曲的微生物菌株需具有较高的糖化力和一定的液化力,同时还应具有生成香味物质的能力。
我国用于酿造白酒的麸曲菌种有几十种,主要有曲霉、根霉等。
生产上使用的曲霉菌有黑曲霉、白曲霉和米曲霉等,前两种曲霉的糖化力强,持续性好且耐酸;
米曲霉中蛋白质分解酶较多,产香好、液化快,但不耐酸,糖化持续性差。
生产上常用的曲霉菌有AS3.4309和河内白曲霉。
根霉适宜多菌混合培养环境,具有边繁殖边糖化的作用,且根霉能糖化生淀粉,在生料培养基上生长旺盛。
3、制曲工艺流程:
原菌试管——斜面试管菌种——三角瓶菌种——帘子菌种——机械通风制曲
4、制曲工艺要点:
麸曲制备工艺中,重点阶段为机械通风制曲过程,需要特别注意。
①、配料:
曲料中加稻壳量为麸皮量的10~15%,还可加入少量酒糟,控制堆积料水分含量为50%左右。
②、蒸料:
常压蒸料时,要求边投料边进汽,加热要均匀,圆汽后再蒸料40分钟;
③、接种:
接种时料温不要超过40℃,接种量为原料量的0.25~0.35%;
④、培养管理:
曲料接种后堆积50cm高度,使料温维持在33~34℃;
入池后5~6小时内,应保持室温32~33℃,品温接近34℃时开始通风,降到30℃时停风,控制前期品温在34℃左右;
进入后期,此时应提高室温,利用室内循环风将品温控制在37~39℃,排出曲料中的水分,将水分含量控制在25%以下。
5、酒母制备工艺:
麸曲由于只具备糖化能力,不具有发酵能力,因此在用麸曲生产白酒时还需要制备酒母。
纯种的酵母菌经过逐级扩大培养制成的酵母培养液,被称为酒母。
为了简化工艺流程,,现在不少厂家直接使用活性干酵母来代替纯种酵母。
①、白酒生产中的常用酵母菌种:
白酒生产要求酵母有较强的产酒精能力、较高的耐酒精能力和耐酸能力,而且能给成品酒带来好的风味,现在生产中常用的酵母菌有K字酵母、南阳5号、南阳混合酵母、拉斯12号酵母等。
②、酒母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原菌种——斜面试管培养——三角瓶扩大培养——卡氏罐培养——大罐培养
③、酒母制备的工艺要点:
实验室酵母扩大培养:
A、试管培养:
在斜面试培养基上划线接种原菌种,置保温箱中25~30℃培养24小时,以活化原菌种;
将斜面菌种接入灭菌冷却后的米曲汁试管培养基,摇匀后置保温箱中25~30℃培养24小时;
B、三角瓶培养:
在三角瓶中装入米曲汁,灭菌后接入液体试管培养液,于30℃培养12~15小时;
在三角瓶中装入糖化液,灭菌后接入第1代三角瓶 种子,30℃培养12~15h;
C、卡氏罐培养:
在卡氏罐中加入糖化醪的滤样作为培养基,接入三角瓶种子,25~28℃室温中培养12~14小时。
生产现场酒母阶段培养:
根据生产量在种子罐内加入温水,加热至50~60℃,再加入用温水调好的玉米粉,边加边搅拌,加热至沸,糊化40分钟。
而后开冷却水冷却,降温至60℃,加入原料量10~25%的麸曲,保温糖化4~5小时。
而后再加热至沸20分钟,冷却至25~28℃,接入卡氏罐种子,接种量为5%,保温培养8~10小时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