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鸿门宴那一役,情势极度凶险。若不是樊哙勇敢闯入项羽的大帐,举盾自卫,又猛咬生猪腿以震慑对手,刘邦很可能就会被项庄在“剑舞”中斩下首级。此后许多事件中,樊哙总是冲在前头。刘邦进咸阳后,他第一时间劝说刘邦收敛对秦二世后宫的欲望,以免坏了名声;当英布起兵反叛时,他又急匆匆地赶来替刘邦鼓劲;甚至在刘邦临终时,樊哙还远在边境,率军抵御匈奴,未曾稍有懈怠。
正因这种亲密关系,矛盾才显得复杂。刘邦称帝后,立次子刘盈为太子,而太子的母亲吕雉正是樊哙的大姨姐。此时宫廷暗潮涌动,戚夫人希望让刘如意取代刘盈,母子二人与吕后争斗激烈,终以失败告终。刘邦身负重伤、命不久矣,却对戚夫人母子的安危耿耿于怀。他担心吕后报复,于是起了除掉樊哙的念头。原因很简单:戚夫人虽有父亲戚鳃掌握北军兵马,但与樊哙手中数十万精兵相比仍然不足。如果樊哙全力支持吕后,那么戚氏母子的生路就被彻底堵死。
刘邦下达的命令很直接——由陈平和周勃立即缚住樊哙,当场宣读罪状,然后处决。他根本不给樊哙留下任何辩解机会。刘邦深知陈平足智多谋,手段狠辣,而周勃又性情耿直,向来服从,二人一黑一白,执行这种任务再合适不过。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陈平却在执行途中犹豫了。
陈平很清楚刘邦的身体状况,知道他随时可能去世。而一旦刘邦驾崩,朝廷实权必然落到吕后手中。若此时他真的杀了樊哙,吕后定会追究他的责任。此外,刘邦与樊哙的情分极深,倘若刘邦突然反悔,陈平也会陷入极大的危险。因此,他将这番利害分析告诉周勃,两人一致决定暂且按兵不动。他们虽然将樊哙抓获,却没有立即行刑,而是押解前往长安,等候刘邦最后的裁决。没想到途中传来噩耗——刘邦已去世。陈平立刻松了一口气,掉头赶回长安,向吕后“汇报功绩”。
两年后,戚夫人母子果然惨遭吕后毒手,史书却未见对戚鳃和樊哙的记载,大概是樊哙的存在让戚鳃无从反抗,吕后才得以轻松掌控局势。又过了六年,即公元前189年,樊哙寿终正寝。他留下两个儿子:樊亢和樊市人。九年后,吕氏一族被彻底铲除,樊哙的妻子吕媭与长子樊亢也未能幸免。汉文帝继位后,才让次子樊市人承袭了舞阳侯的爵位。其后,樊哙的家族渐渐衰落,直至重回祖业,再度卖起狗肉。传说今日仍有地方流传与樊哙后裔相关的狗肉品牌,算是他家族历史的某种余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